首页 常识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古诗的意思 「宋」辛弃疾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09 16:06:50    


这是一首典型的乡村词。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辛弃疾不是豪放派词人吗?怎么开始写乡村词了?辛弃疾词的主导凤格的确是豪放一派。但他词作的内容、风格又是多元化的,乡村词就是这多元化中的一元。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四十二岁,因遭到朝臣弹劾、排挤,被罢去官职,于是退居江西上饶带湖。题目中的“黄沙道”,指上饶黄沙岭的乡间道路。黄沙岭有岭有谷,石中有泉,风光优美,农田肥沃。辛弃疾退居上饶期间常来此地,也就此开启了他的乡村词创作,这首《西江月》就是其中之一。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明月升起来,惊动了栖息在斜枝上的鹊儿,这让我们想起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夜色之中,清风徐来,又传来清朗的蝉鸣,多美的夜色啊!“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刚才写树上的鸟雀、鸣蝉,现在镜头由高往低,转向田野。稻田里稻香阵阵,几位老农聊着天儿:哎呀,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水田里传来阵阵的蛙声。想想看,在这个静谧的夜晚,有多少声音都融汇在了一起:惊鹊声与明月相映,鸣蝉声与清风相随,人语声与稻香相伴,蛙鸣声与水流相和。作者的确是词中高手,简简单单四句话,一幕夜半乡村稻香图就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稻田里温馨香溢,夜空里星光璀璨,几点雨水从山前飘过,轻轻点染,水墨画成,为这个诗意的夜晚增添了更多画意。“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社林”,社庙(土地庙)边的树林。以往走过这里,总会看到社林边几处茅棚,今天只顾听蝉鸣、蛙声,只顾看星光、雨滴,却不见旧时的社林、茅店。正在恍惚间,转过溪上的小桥,定睛一看,哎呀,社林、茅店不就在眼前吗?--看来作者真是沉醉在稻花香的月夜里啦!

其实,辛弃疾写乡村词实属无奈。朝廷不让做官了,杀敌的本事用不上,只好退居乡野,将多余的精力用在文学上,真是:“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稼轩此言不虚。想当初,他追随耿京在北方举旗抗金,真是豪气干云。有位僧人义端,聚众千余,投奔耿京,他与辛弃疾交谊甚厚。不料此人居心叵测,窃走耿京帅印投奔金人。耿京大怒,辛弃疾请耿京给他三天时间,若抓不到义端,情愿受死。辛弃疾果然追上义端,将其斩首,回报耿京。之后,耿京委托辛弃疾与南宋朝廷接洽归顺事宜。不料叛将张安国杀掉耿京,投降了金国。辛弃疾知道后,立刻率部将闯入金营,擒获正在与金将酣饮的张安国,冲出金营,将叛将献给朝廷处斩。(《宋史》卷四〇一本传)这简直就是《三国演义》中关云长对张翼德的评价:“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此时,辛弃疾不过二十三岁。

辛弃疾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回到南宋朝廷后,他提出不少治军抗金的建议,但“主战”并非这一时期南宋朝廷的对金主策,而辛弃疾“归正人”的身份也让南宋朝廷不大可能真正重用他。只是让他负责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而已。一旦遭遇弹劾,又不得不退居乡野。可以说,辛弃疾的一生始终是怀才不遇的,没有充分施展其军政才华,也没有实现他抗击金军、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所以,他只能将自己的情怀、思想、人生寄托在词的创作当中,

辛弃疾现存的六百多首词,题材涉及极为广泛。举凡政治、哲理、友情、恋情、田园、生活等无所不有。可以说,在辛弃疾的词中,几乎没有什么题材不能写。苏东坡写词还只是“以诗为词”,辛弃疾则更进一步,“文为词”,词的语言趋向散文化,更加自由开放、变化无端。比如这首词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比如“天下英雄谁敌手?。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贺新郎》)等,都采用了散文的句式,语气不仅不再温婉,而且有了强烈的谐谑、游戏色彩。在这些多元化的主题中,就有一部分是反映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的。乡村词首创在苏轼,但将乡村词发扬光大,使它更丰富、更有乡村情趣的,还是辛弃疾。辛弃疾将满腔才情注入乡村闲适题材,我们从中一方面感受到田园风光的温馨安逸,一方面也深深感受到辛弃疾内心的苦闷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