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潭影空人心的上一句是什么(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4 08:20:19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馀钟磬音。

解译:

清晨,缓步走近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后院,那里是被花木浓荫掩映着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心怡然自乐,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得人觉得心境空灵。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山中那悠悠钟磬的回声。

这首被誉为“全篇皆工”的五言律诗,是盛唐诗人常建的代表作,也是盛唐山水田园诗中的名篇之一。诗人常建一生仕途失意,沉于下僚,终盱眙县县尉。正因为常建政治上不得意,所以寄情山水,写了一些山水田园诗,此诗就是诗人游览名山古刹,寻幽探胜之作。它紧紧围绕破山寺后禅房来写,描绘出了这特定环境中所独有的静趣,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多有一种悠闲适意的情调,但常建这首诗却不一样,在悠闲自得中写出了诗人的心灵感悟,于禅宗佛音中净化人的心灵,跟随诗人一路行来,我们除了欣赏幽美绝世的自然风光,也时时沉浸在神与物游,情与景会的心灵世界当中,也许,这才是常建苦心孤诣要告诉我们的另一个世界。

这首律诗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意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由本诗演化出的成语“曲径通幽”,“万籁俱寂”,更是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