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几月几日习俗(于端午节的历史知识)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等。端午节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最初也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
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
作者:江南靖士
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临江仙
作者: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端午即事》
作者: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作者:苏轼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
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端午
作者: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渔家傲》
作者·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
闲惊破纱窗梦。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节吃粽子,因为粽子有棱角,它的棱角就像是一把刀子,可以将病魔、灾害铲除。
夏天到来疾病多,端午节的这一天,人们用兰草进行沐浴,这样可以将即将产生的疾病和瘟疫驱走。
在这一天,通常是一吃、二拴、三采。
一吃吃五黄,需要吃名称中带有黄字的食物,如蛋黄、黄酒,也可以是黄瓜。意思是指这个季节青黄不接,吃黄色的食物就可以接上了。
二拴就是要拴葫芦、扫把、五毒图,代表着福、禄,生命延续安康,可以将坏的东西扫除,五毒图则可以以毒攻毒。
三采就是采艾蒿,也是为了驱除霉运、不好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