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习俗有哪些(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金秋十月菊花黄,习习秋风见日凉。斜柳花桥谁与共,一年一度又重阳。
重阳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传,重阳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在古代,人们在九月初九这一天登山避难,带上茱萸,艾草等可以驱邪的植物,以感谢黄大仙的救命之恩。此外,重阳爷爷收到了道家文化的影响,道家学说中9是阳数之最大,九九归一,故九九重阳,九九归真。九月九是多个神仙的诞辰日,其中最著名的是九月,九月初九是道教中民界最高神奉都大帝的诞辰,此外还有许多神仙也在9月9日这个日子诞辰,如王重阳,丰都,北阴,大地山,谈海会,大神,哪吒,火神爷等。
重阳节是为了纪念谁呢?其实是纪念桓景。重阳节是为了纪念东汉时期的桓景。相传桓景是东汉时期汝南县人父母患瘟疫去世后,他孤身一人上山拜师学艺,学了一身功夫下山,赶走了村里的温疫的人。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也被人纪念。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丶重九节、九月九,晒秋节,茱萸节,菊花节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是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故称九九重阳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是中国传统十大祭祖的节日,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内祖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穷石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庆祝活动丰富多样,常见的重阳节风俗有登高,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一般是登高山或者是高塔,可以避灾健身。二,赏菊。重阳节是赏菊的好时机,菊花是长寿之花,赏菊也成为重阳节习俗的中组成部分。三,敬老重阳节也是中国的老人节,人们要表达对老人的孝敬和尊重。四,放志远在广东,福建等地,重阳节会放风筝,寓意健康长寿。五,吃重阳糕,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食品制作,无定法,一般是九层的糕,它上面还有小纸旗和点蜡烛灯。重阳节的庆祝活动包括登高赏秋,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在道教九月初九同样也是中坛元帅(太子爷)的诞辰,酆都大帝诞辰、斗母元君诞辰、九皇大帝诞辰、玄天上帝飞升、重阳帝君飞升、东斗下降、北极下降、东华帝君降现、太上救苦天尊下降、真武飞升、三天扶教辅玄大法师正一静应真君、并玉府王真人、右侍赵真人、左倾徐真人同升仙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