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全省唯一!青岛这一考古发现冲进全国“决赛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0:58:00    

近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根据投票结果,20个项目入围终评。其中,青岛琅琊台遗址作为山东省本年度唯一参评项目,成功入围,冲进全国“决赛圈”。

秦始皇东巡国家工程

琅琊台遗址位于山东省东南沿海,遗址三面临海,现存秦汉时期夯土台基等多处遗存。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战国秦汉考古研究室主任、琅琊台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吕凯介绍,琅琊台遗址经过6年的考古发掘,确认了该遗址上的高等级建筑始建于秦代,并发现了大半圆瓦当等高等级建筑材料,证明这里是秦始皇东巡期间营建的重要国家工程。

2019年以来,为配合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与青岛市黄岛区文化和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

通过持续发掘,确认了位于遗址核心的山顶夯土基址是“秦修汉葺”的高台建筑,规模宏大且规划严整、设计精妙。出土夔纹大瓦当、龙纹空心砖等高等级遗物,佐以早年间发现的秦琅琊刻石,可证实为秦始皇二十八年“徙黔首三万户”所筑之“琅邪台”,是最早的统一秦帝国国家工程之一,填补了秦汉时期关中以外高台建筑考古的空白。

首次发现印证高等级

吕凯介绍,琅琊台遗址出土的秦代夔纹大瓦当,与秦始皇陵、陕西栎阳城、辽宁绥中姜女石行宫等遗址所发现的秦代大瓦当接近,适用于极高等级建筑。

山下建筑和窑址区与山顶有道路相通,为高台建筑的附属功能区。东部的夯土台基和东南的院落式建筑群年代较早,对于探索遗址历史文化根源有重要价值。遗址内不同遗迹分布区之间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密切关系,共同构成一处长时期延续的高等级建筑群落。考古发掘为战国秦汉时期高等建筑发展演变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材料。而遗址中发现的秦代龙纹踏步砖,此前仅在关中最高等级建筑遗迹中有发现,在东部地区龙纹踏步砖尚属首次发现,更加印证此处建筑等级极高,其宏大的规模与秦始皇的地位相匹配。

古人海洋意识的实证

琅琊台遗址位于西海岸新区南部,遗址三面临海,中心为海拔183.4米的山峰。遗址现存大型夯土台基、窑址等多处重要遗迹。2013年,该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总面积约3.8平方千米。

琅琊据文献记载与齐地八神“四时主”祭祀、秦皇汉武东巡等重要历史事件有关,《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曾三巡琅琊并“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水经注》中描述:“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余里,傍滨巨海。”遗址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独特,是古人登山望海的绝佳地点。

作为秦皇汉武东巡的重要地点,琅琊台遗址是秦汉时期“东抚东土”宣示帝国疆域统一和统治威权的象征,考古新发现充分体现了统一封建王朝“六合之内”疆域观念的巩固和对于东方海疆的重视。同时,琅琊台遗址也是统一秦汉帝国“乃临于海”海洋意识与海洋战略蓬勃发展的实证。遗址的发掘、考古成果阐释和利用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全国20个项目入围“决赛圈”

记者了解到,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每个年度举行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近年来,山东持续擦亮“海岱考古”品牌,全省累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其中,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名单(以时代早晚为序)的有: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吉林和龙大洞遗址、浙江仙居下汤遗址、内蒙古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甘肃临洮寺洼遗址、山西沁水八里坪遗址、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山东青岛琅琊台遗址、河北临漳邺城遗址东魏北齐宫城区、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河南开封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重庆合川钓鱼城加担土遗址、黑龙江阿城金上京遗址、宁夏贺兰苏峪口瓷窑址、江西景德镇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