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故事丨重返有声世界 京疆团队联手为脑膜炎后遗症患者植入耳蜗
新疆网讯(记者李晓青 通讯员秦紫荆)9岁的小娜(化名)因化脓性脑膜炎导致失聪,近日,在北京、新疆两地医疗团队的接力守护下,成功为她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帮她重返有声世界。
小娜来自阿克苏地区,今年3月底,她因脑膜炎昏迷不醒,被紧急送往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经检查,小娜被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颅内出血和脓毒血症,病情危重,她立即被送往重症监护室救治。
接下来的近一个月,在医护团队精心守护下,最终将孩子从死亡关口拉了回来。
就在一家人为孩子转危为安松了一口气时,孩子的听力出现了问题。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刘冰接诊了小娜,经过详细检查,确诊孩子为双耳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
“小娜失聪是因为化脓性脑膜炎引发的后遗症,这种耳聋跟基因遗传或者其他因素导致的耳聋不同,很容易导致耳蜗骨化,所以需要抓紧时间手术。”刘冰说,这种手术虽然难度非常高,但只要手术成功,孩子就能恢复听力和语言功能,将来的学习和生活能得到保障。
“我们也咨询了多家医院,由于手术较为复杂,不少医院建议我们去外地做手术。”小娜的妈妈说。
为了小娜及其家人免于外地奔波就医,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邀请了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首席专家郑军和副主任杨扬来乌鲁木齐共同为小娜实施手术。
术中发现,小娜的右侧耳蜗已完全骨化,无法手术,左侧耳蜗正在骨化,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郑军成功将电极植入孩子左侧耳蜗内。
7月25日,小娜迎来人工耳蜗的首次开机和调试。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听力诊疗中心主管技师李颖专程从北京赶来,为小娜完成调试工作。
李颖介绍,人工耳蜗的开机和调试是决定孩子聆听效果和言语发展潜力的核心环节,非简单的“音量调节”,它是根据孩子耳蜗内神经对电刺激的独特反应,为每一个电极进行精微的参数设定。精准的调机直接关系到孩子能否听得舒适、听得清晰、听得完整,是大脑有效接收和处理声音信息、进而发展语言能力的基石。
开机当天,人工耳蜗为小娜重构听觉。实时评估显示,她的听力已接近正常水平。由于小娜近几个月都处于无声世界,刚刚开机时还无法分辨理解完整的句子,但听到她努力地说:“感谢妈妈,感谢医生”,在场医护人员纷纷为小娜鼓掌加油。
目前,小娜正在接受后续的康复训练和定期调机服务。北京儿童医院专家团队将为其提供系统化的听觉言语评估和优化服务,确保人工耳蜗发挥最佳效能。
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刘冰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听力异常,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干预,为患儿创造重获听力和语言能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