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召陵区万金镇:田间水润青苗壮 设施护航保丰收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刘彩云
眼下正值玉米生长拔节的关键时期,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给玉米茁壮生长带来严峻考验。漯河市召陵区万金镇迅速行动,以农田机井设施排查整治为抓手,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科学调配水源、精准灌溉,扎实推进农田抗旱浇水工作,全力为玉米生长保驾护航,筑牢秋粮丰产丰收的坚实根基。
启动专项整治,消除机井故障隐患。启动农田机井专项整治行动,针对部分机井存在的老化、损坏问题,成立两个机井维修队,通过“镇村组三级联动”机制,逐村逐井排查机井出水量、水泵运行状态、电力设施安全、管道通畅程度以及井台防护等情况,对排查出的问题,现场“把脉会诊”,分门别类制定维修、更换、升级方案。截至目前,全镇共排查农田机井1065眼,已累计检修机井175眼,更换老旧水泵65台,疏通、修复输水管道超过20公里,有效消除了故障隐患。
健全管护机制,筑牢抗旱设施根基。健全机井管护长效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将农田机井纳入村级网格,明确管护责任人,并出台考核办法,强化设施日常维护。 确保每一眼机井“有人管、有钱修、能常用”,为持续抗旱提供坚实保障。 经过健全管护机制,机井损坏率显著下降,全镇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率提升至98%,农田抗旱浇水的“毛细血管”更加畅通,为抗旱保苗奠定坚实基础。
推广节水技术,完善农田水利网络。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蒸发和渗漏损失,提高每一滴水的利用效率,实现抗旱节水两不误。同时,万金镇通过沟渠专项整治行动,已完成约183公里沟渠的开挖清淤工作和800多处农田水利设施问题整治工作,形成“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水利网络。
“机井通,农田兴;抗旱稳,粮仓丰”,农户的坚守、技术的支撑、政策的保障汇聚成强大合力,每一滴灌溉水都化作丰收的希望,万金镇将继续绷紧粮食安全之弦,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秋粮稳产增产和农民增收筑牢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