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荆楚食普第十一期:雨季来临,警惕家里的“致命毒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21:14:00    

“荆楚食普,食话食说”,为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荆楚网共同策划推出系列科普节目“荆楚食普”,通过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大众食品安全意识。今日推出第十一期视频节目:雨季来临,警惕家里的“致命毒素”!

【专家解读】

梅雨季节,阴雨绵绵,高温湿度大。在这种环境下,食物容易霉变,滋生黄曲霉毒素。所以,家中如果有这五样东西一定要警惕:

1、 发红的大米(大米发红是霉变信号)

2、发苦的核桃瓜子(坚果发苦很大可能是因为霉变)

3、泡发超过4小时的木耳(泡发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木耳变质)

4、开封后长期未用完的食用油(食用油开封后接触氧气,会加速变质,需尽快使用)

5、 发霉的木质筷子菜板(筷子和菜板长期接触食物,未清洗干净或长期不更换,缝隙中的食物残渣可能产生霉变)

有些人很节约,遇上发霉的食品,可能会选择去掉发霉部位或高温沸煮来消毒。但实际上,黄曲霉毒素化学性质稳定,在常规烹饪温度(100-120℃)下加热数小时仍能保持毒性。对于明显霉变的食物(如发霉的花生、玉米),即使切除霉变部分或煮沸,内部仍可能存在肉眼不可见的毒素扩散。高温蒸煮可能破坏食物结构,反而促进未被杀灭的霉菌释放更多毒素。

当然,大家也不必过于恐慌,做好这几件事就可以有效预防:

1、米面粮油密封放干燥通风处储存,雨季尽量按需购买,不要过度囤积。

2、如发现谷物变色(发灰、泛绿)、坚果出现霉斑或散发异味,应立即丢弃。

3、厨房保持卫生整洁,调味品用完后盖好盖子,碗筷洗完后倒扣沥干,菜板和筷子定期更换,出现霉点立即扔掉;

4、多吃新鲜蔬菜,研究显示,叶绿素有助于降低黄曲霉毒素B1的吸收率,从而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

出品:湖北省市场监管局、湖北食品检验院、荆楚网

策划:曹本锋、阮颖、吴培、文红、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