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持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 让亮眼绿色优势变成靓丽绿色名片 省林草局创新推动“绿色龙江”建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09:49:00    

□本报记者 毛晓星

日前,我省“九珍十八品”品牌综合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牌“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实践基地”,成为该组织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实践基地。该组织还从助力碳中和、推动生态产品转化等七个方面与我省签署合作意向书。这项合作进一步拓宽了我省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实践事业方面的国际化视野,同时也将有力推动我省环境保护、可持续农业和可再生能源等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等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明确提出做大做强森林食物“九珍十八品”品牌、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等安排部署。省林草局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将推进森林食物“九珍十八品”品牌建设、发展“龙江绿碳”和“自然教育”与能力作风建设深度融合,不断解放思想、创新举措、攻坚克难,多措并举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振兴发展新动能。

“九珍十八品”:从科学谋划到提质扩量

“九珍十八品”因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牌?林区职工说得最多的是“抢抓机遇”“求新求变”。

聚焦“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目标任务,省林草局采取“走出去”调研取经、“请进来”专家会诊、“坐下来”谋划发展,牵头印发《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黑龙江省林下产业振兴行动方案》等文件,发布“九珍十八品”名录和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通过政策引导赋能森林食品产业快速发展。

省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国忠表示,“我们深刻领会省委关于品牌建设的内涵要求,切实增强市场意识,聚焦重点品种核心成分提升消费价值,放大龙江森林食物的特异性。”经过两年品牌建设,全省已有129家森林食品加工企业的307款产品入选了“九珍十八品”品牌阵营,创新研发的现制森林饮品“森林茉茉”品牌,在哈尔滨建成品牌综合体,以连锁店模式在北京、广州等地建店推广裂变。依托中俄博览会、中国品牌日、CCTV央视频道宣传推介,实现品牌带动企业营收52.2亿元,全省林下产业总产值达到963.72亿元。同时将打造千亿级规模的白桦树汁和刺五加产业作为主攻方向,通过招商引资推动伊春森工集团建立桦树汁产业头部企业,引领产业加快发展。

龙江绿碳:从规划引领到全面落实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碳汇开发及转换储存工作,深入研究谋划、专题部署,召开全省绿色龙江建设大会推进落实,着力为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贡献龙江力量。省林草局将发展全省林业碳汇纳入创先争优项目,在全国率先制定林业碳汇项目工作方案和交易管理办法,成立省林业碳汇服务中心,创新打造“龙江绿碳”品牌,建成省级林业碳汇交易体系和碳汇项目管理平台,首创林业碳汇“一张图”,实现全省林业碳汇资源动态管理。自主研发以FCS模型为基础的林业碳汇评估方法学,成为全国首个通过科技成果评价的省级林业碳汇方法学,其中FCS-造林模型核心框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发挥行业部门牵头作用,联合省法院等6家单位,探索开展以认购林业碳汇替代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试点工作。对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和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签署协议推动省域合作,促成“龙江绿碳”首批签约交易4万多吨。协调重点企业无偿捐赠5.3万吨“龙江绿碳”助力亚冬会碳中和,得到亚冬会组委会认可。

自然教育:从小众实践到全民参与

“这次被教科文组织授牌,给我们龙江林草人特别大的鼓舞。”省林草局自然教育办刘畔说。

作为生态大省,黑龙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带动下,从2020年起通过构建组织体系、创新课程内容、打造特色基地、举办品牌活动等举措,实现自然教育事业“有中生优”的跃升。

“自然教育需要打破部门壁垒。”省林草局自然教育办副主任王久伟说。通过搭建政府主导、多方协同平台,让政协、林业、教育、团委等部门拧成“一股绳”,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关注森林活动组织机构,将发展自然教育事业纳入“四个体系”闭环推进,推动13个市(地)全覆盖。同时,开发《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候鸟的迁徙》等25期线上精品课程,借助“学习强国”“钉钉课堂”等平台辐射全省,年均覆盖受众超百万人次,实现“让自然教育触手可及”。目前,全省已认定71个省级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其中6个跻身国家级营地行列。

“下一步,我们将以创建全国示范省为目标,强化导师培训、优化营地建设、拓展特色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大力量。”王久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