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剑桥大学零碳项目策略主任史蒂夫·戴维森:“教育赋能”应成全球气候治理核心支柱|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5 00:16:00    

“在拥有充足科学解决方案的今天,全球气候行动却始终滞后。这不是气候危机,而是一场‘不作为危机’。”7月4日,剑桥大学零碳项目策略主任史蒂夫·戴维森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国际气候与环境治理青年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当前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症结。

史蒂夫·戴维森进行主旨演讲

史蒂夫·戴维森剖析了“不作为危机”的三大体现:认知障碍,质疑气候科学或经济可行性;责任逃避,承认危机却推诿行动;路径错配,沉迷技术幻象或形象工程。这些症状共同构成了阻碍实质性气候行动的认知藩篱。

“大学应当成为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枢纽。”史蒂夫·戴维森认为,高等教育机构不仅孕育创新方案,更培养应对复杂系统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其天然的跨国界属性,使其成为气候治理的理想孵化器。他列举了“全球大学气候联盟”等跨国教育网络的蓬勃发展,表示当前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过度强调技术路径,却严重低估了教育这一根本性解决方案的潜力。

史蒂夫·戴维森提出了“教育赋能”的变革路径:通过重塑认知框架,帮助青年突破不作为的心理桎梏。剑桥大学的实践表明,这种赋能不仅适用于青年群体——其可持续发展领导力项目正在重塑商业领袖的决策思维。“但教育界不能孤军奋战。”他呼吁要认识到气候治理的核心在于人的转变而非技术工具。唯有如此,教育才能从辅助手段升级为气候战略的核心支柱。

据悉,本次论坛汇聚了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家,重点探讨了碳中和实现路径、气候治理创新等前沿议题。为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个共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有望形成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与倡议,推动全球气候与环境治理进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珍情 罗秋红

摄影 刘杨

编辑 徐微微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