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近四年亏损超百亿元,亚泰集团高层“集体辞职”,国资能否再次扮演“救火队长”?| 大鱼财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0:24:00    

面对连年亏损和债务逾期的多重压力,亚泰集团创始人等高层选择“集体辞职”。4月13日,亚泰集团(600881.SH)发布多起公司管理层人事变动公告。公告表示,公司收到董事长宋尚龙,董事孙晓峰、翟怀宇,监事会主席陈继忠、监事会副主席张秀影及监事陈亚春的书面辞职报告。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2岁的宋尚龙是亚泰集团的创始人,自1999年4月担任集团董事长,任职时间达26年。

财报数据显示,自2021年起,亚泰集团连续亏损。今年初,亚泰集团发布2024年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8亿元到-32亿元。初步计算可知,亚泰集团近四年累计亏损达到114亿元至118亿元。不仅如此,2024年,亚泰集团还出现了债务逾期,为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公司无奈谋求出售东北证券股份。

然而,在去年长春国资祭出1.5亿元增持与3000万元回购的连环组合拳后,方才勉强将濒临退市的亚泰从悬崖边拉回,但这一次谁能拯救处于亏损泥潭中的亚泰集团呢?

从基建工程队起家,创始人宋尚龙全程见证亚泰集团兴衰史

虽然亚泰集团近几年亏损严重,但创始人宋尚龙的突然请辞,仍让业界感到些许意外。

原董事会10席中4席易主,监事会3席全数更迭,且全部以“工作原因”为由集体请辞,4月13日,亚泰集团发布的这则管理层人事变动公告着实让资本市场愕然。根据公告,公司提名陈铁志、王彪、高文涛为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4月29日,亚泰集团将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非独立董事提名相关议案。

亚泰集团的创业历程与宋尚龙个人的传奇经历是密不可分的。自1999年4月担任亚泰集团董事长至今,宋尚龙任职时间达26年。他从工程队起家,将亚泰集团打造成一家涵盖水泥、地产、医药等产业的大型综合性集团。

亚泰集团官网资料显示,1979年,宋尚龙带领团队成立亚泰集团前身——长春市二道河子区劳动服务公司基建工程队(集体所有制);1986年,宋尚龙组建长春市二道房屋建设开发公司,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1992年,公司参与长春旧改项目。宋尚龙带领团队在二道区开发了一处4000平方米的楼盘项目,改变了当地没有6层以上楼房的历史。

随后,宋尚龙在长春房地产市场扎根发展,开创了长春地产“先卖后开发、分期分批开发”的先河。短短几年内,宋尚龙带领公司先后投资20多亿元,开发长春东部棚户区,累计开发改造了300多万平方米,近10万居民告别棚户区搬入楼房。

随后,宋尚龙在1994年成立了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次年,亚泰集团即在上交所上市。1997年,亚泰集团收购长春双阳水泥集团,进入建材行业,将水泥业务作为主营业务之一。据亚泰集团当时发布的公告,长春双阳水泥集团总资产达9.7亿元,而亚泰集团总资产为6.15亿元。此后,亚泰集团业务持续拓展,逐渐成为一家综合性企业。1999年,亚泰集团进入医药产业。2000年,亚泰集团进入金融领域,控股东北证券,2004年参股吉林银行。

经过多年发展,亚泰集团成了一家覆盖建材、地产、医药、金融、电子商务、商业运营等多领域的综合企业。

然而,近年来,亚泰集团多元化业务并未令其业绩“多点开花”,反而业绩大幅承压。尤其建材和房地产等重资产业务成为拖累财务的沉重砝码。水泥建材板块作为亚泰集团第一大业务,近年占公司营业收入40%左右。2022年水泥行业骤然转冷,公司水泥业务出现亏损。2023年竞争激烈,东北地区水泥价格一路走低,公司水泥业务亏损额扩大至19.5亿元。

房地产业务方面,亚泰集团2023年年报显示,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公司地产企业商品房量价承压,加大去化力度,结转项目毛利率保持低位,导致公司地产产业亏损。这一业务期内营收占比约12%,毛利率为23.39%。

今年1月,亚泰集团发布2024年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8亿元到-32亿元。2021年至2023年,亚泰集团连续三年出现亏损,亏损额分别为12.54亿元、34.3亿元、39.47亿元。算上2024年的预亏金额,亚泰集团近四年累计亏损将达到114亿元至118亿元。

长春国资去年果断出手“护盘”,负债高企下这次亚泰还能指望谁?

二级市场上,亚泰集团股价常年低迷。去年6月,公司终于打响了“面值退市保卫战”。

去年6月20日,亚泰集团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可能存在因股价低于1元而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性公告》,此后几天,亚泰集团股价持续走低,直到去年6月25日,股价跌至0.77元/股。

危急时刻,亚泰集团控股股东长春市国资委曾紧急出手“救火”。

去年7月1日,亚泰集团公告称,长春市国资委指定长发集团为主体,拟增持公司股份金额不低于1.5亿元,不超过3亿元,增持价格不超过1.62元。此外,公司还推出了一份回购方案,拟以3000万元至5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同时,股东金塔投资也发出承诺:自2024年7月1日起的12个月内不以任何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一系列“组合拳”下,亚泰集团股价随之上涨。然而,仅过了不到一个月,2024年7月18日,亚泰集团股价第二次跌至1元以下,公司再次祭出增持回购的策略,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但该次举措也仅令公司股价短暂反弹至1元以上。去年7月24日至26日,亚泰集团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直到去年9月底“牛市”出现之前,公司股价一直都在“1元红线”上下反复横跳。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公告显示,因未按公开披露的股份回购方案实施回购,回购金额远低于3000万元下限,亚泰集团及其时任董事长宋尚龙受到监管警示。

为避免被强制退市,亚泰集团只能坚持国资增持与股份回购并行。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累计回购股份约607万股,占总股本的0.19%,支付资金约1000万元。此外,股东长春市城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自2024年7月起持续增持,累计增持614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9%,涉及金额约6308万元,持股比例升至5.27%。

事实上,财务数据的恶化远比股价下跌更触目惊心。

在连年亏损之下,亚泰集团负债规模逐渐高企。东方财富数据显示,2020年,亚泰集团资产负债率为68.98%。2021年至今,公司资产负债率逐年提高。2023年资产负债表显示,公司有息负债高达387亿元,货币资金仅7.38亿元,短期偿债缺口超过300亿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亚泰集团资产负债率达88.14%。此外,2024年1月,亚泰集团曾发布公告,公司共计8笔借款逾期,合计规模达32.9亿元,逾期利息合计1.4亿元,其随后完成展期手续。

深陷亏损负债泥潭的亚泰集团,为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开始谋求出售东北证券股份。去年3月,东北证券发布公告显示,亚泰集团计划出售所持东北证券29.81%的股份。一旦此次交易顺利完成,亚泰集团在东北证券的持股比例将锐减至1%。2025年3月29日,亚泰集团再度发布公告,出售东北证券股份事项,同各相关方持续沟通协商,并积极推进尽职调查等相关工作。

但是,对于当下的亚泰集团来说,仅仅出售东北证券股份难以“解渴”。受高管集体辞职事件影响,截至4月16日收盘,亚泰集团股价报1.61元/股,总市值缩水至52.3亿元。

去年,借助长春国资的及时“护盘”,亚泰集团成功渡过了退市危机。如今面对创始人带头辞职以及公司背负的大额债务,深陷困境的亚泰这次还能依靠国资咸鱼翻身吗?这家命途多舛的老牌国企前景几何,值得观察。

记者:苏冉 编辑:刘雨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