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真能变聪明吗?
随着各地陆续“开渔”
海鲜盛宴来了
但,您真的会吃鱼吗?
海鱼好还是淡水鱼好?
什么季节适合吃什么鱼?
老人不适合吃哪些鱼?
孕妇、儿童应该多吃哪类鱼?
怎么挑选?
怎么烹饪?
吃鱼真的能变聪明吗?

(Tips:为有效养护和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全面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2025年的伏季休渔从5月1日开始;8月初至9月16日,我国东海、黄渤海、南海海域将先后进入“开渔季”,海鲜大量上市。)
1
吃鱼到底能不能变聪明?
吃鱼真的可以变聪明,科学证据明确。
鱼所含的ω-3脂肪酸、优质蛋白、维生素D、B族维生素、卵磷脂、胆碱及铁、锌、碘等矿物质,都可以营养大脑。
DHA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脑健康、脑细胞发育的关系密切。海鱼中的金鲳鱼、三文鱼、沙丁鱼、带鱼、秋刀鱼、鲅鱼、海鲈鱼,淡水鱼中的河鲈鱼、黑鱼、鲶鱼、鳜鱼、鲫鱼,都是DHA的优质来源。

2
如何才能挑选到
新鲜安全的“好”鱼?
优先选择刺少、肉质细腻的鱼和富含DHA和EPA的鱼。同时要注意选择应季鲜活鱼,避免冰冻过久或含重金属的鱼。
挑选鲜鱼时注意外观,鱼眼清澈凸起,鱼鳃鲜红色且没有粘液,鱼肉紧致,按压后迅速回弹。
3
哪些鱼不要吃?
避免食用鲨鱼、剑鱼、方头鱼、大型金枪鱼等高汞含量的鱼类,因为工业废水导致的水体汞沉积,会通过食物链富集在大型肉食鱼体内;
鱼胆、鱼肝、鱼胃不可食用。
4
婴幼儿和学龄段的青少年
更适合吃什么鱼?
6月龄以上婴幼儿建议多食用鳕鱼、三文鱼、黄花鱼、带鱼等,最好制成泥状,6-12月龄每日摄入25-50克,1岁以上可增至50-75克;
学龄段青少年建议多食用鲈鱼、金枪鱼、石斑鱼、秋刀鱼,可每周交替食用2-3种鱼。
5
海鱼、淡水鱼的营养
有何差别?
海鱼、淡水鱼总体营养价值接近,但各有侧重;
海鱼通常富含DHA和EPA,碘硒含量较高。鳕鱼、金枪鱼、三文鱼、沙丁鱼等海鱼是天然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
淡水鱼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且富含B族维生素。草鱼、鲢鱼等淡水鱼的钙、磷含量丰富。
6
鳕鱼和巴沙鱼价格
相差悬殊
营养有差别吗?
鳕鱼价格通常是巴沙鱼的3-5倍。购买鳕鱼时请注意鱼标签需明确标注“鳕形目”学名。巴沙鱼常以“龙利鱼柳”“无刺鱼片”等名称销售,需查看原产地。
从外形区分鳕鱼和巴沙鱼:
鳕鱼是冷水性海鱼,体形长而侧扁,尾部细长,鳞片细小,表皮呈银灰色或斑点状;
巴沙鱼是东南亚淡水养殖鱼,头部宽扁,体表无鳞,背部蓝黑色,腹部灰白,尾部较短。
从肉质口感区分鳕鱼和巴沙鱼:
鳕鱼肉质雪白紧实,冷冻后仍保持肉质弹性,解冻后无血水渗出。入口细腻无腥味,烹饪后呈蒜瓣状分层;
巴沙鱼肉质粉白松散,解冻后易出水。易碎,带土腥味,常用于火锅或重口味料理。
7
不同人群吃鱼有哪些讲究?
1、儿童
建议食用刺少、低污染的深海鱼,如三文鱼、鳕鱼、鲳鱼,以及鲈鱼等淡水鱼。
2、成年女性
建议食用三文鱼、沙丁鱼、鲭鱼等富含ω-3脂肪酸和抗氧化成分的鱼,有助于改善皮肤健康、延缓衰老和调节情绪,经期可多食带鱼等含铁鱼类;
孕妇需避免高汞鱼类。
3、老年人
建议食用富含ω-3脂肪酸的鱼,如三文鱼、鲭鱼、鲈鱼,有助于预防认知障碍和心血管疾病。
4、青壮年
建议食用金枪鱼、鲑鱼等高蛋白、易吸收的鱼,可补充能量和优质蛋白。
5、减肥人群
建议食用鳕鱼、三文鱼、金枪鱼等低脂高蛋白的鱼,热量低且饱腹感强。尽量选择清蒸。避免高油高盐调料,搭配蔬菜和粗粮食用。
6、三高人群
建议食用低脂、低胆固醇且富含ω-3脂肪酸的鱼,如带鱼、三文鱼、鲈鱼、沙丁鱼等;
避免食用鳕鱼、泥鳅、黄鳝等高胆固醇鱼类和金枪鱼、鲨鱼等高汞鱼类。
7、脂肪肝患者
建议食用鲫鱼、鳕鱼、鲈鱼等高蛋白的鱼,减少肝脏脂肪堆积。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