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郧西:“文化盛宴”点燃假期热潮
“逛古城、看灯展、燃篝火……”5月3日,暮色初临,在湖北省郧西县上津镇滨河国际艺术广场,“乡村夜话·共赏繁星”篝火晚会吸引近千名游客在这里汇聚,他们手拉手围绕在篝火旁载歌载舞,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激情似火焰般“点燃”了古城的夜空。
“这里古韵浓厚,风景秀丽,真不愧是陕西人‘最近的江南’!”来自陕西西安的游客李彩燕高兴地说,前几天在西安大唐不夜城看到对郧西文旅的推介活动十分有趣,现在趁着“五一”假期,和家人朋友一起来体验“天子渡口·古塞上津”的文化韵味。
上津古城又名“柳州城”,有着1800年的建城历史,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座县级古城之一,先后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镇”称号。上津文化旅游区拥有上津古城、明清老街、上关县旧址、山陕会馆等多处历史古迹,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郧西县上津古镇游客正在观赏天子渡口水体景观。郧轩文摄
古城老街人潮涌,非遗技艺引客来。“五一”假期,在郧西县老北街低碳文化街区的郧西天河乞巧坊,郧西手织布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邱敬晓端坐在织布机前,双脚有节奏地踩动着踏板,她手持梭子在经线中穿梭如鱼,条纹密集的布匹紧随着“咔嗒”声缓缓延展,向围观的游客展示“非遗技艺”的魅力。
“五一”假期,为了给市民游客打造一个全民参与“非遗”、共享文化盛宴的平台,郧西县非遗文化馆还开设了郧西手工刺绣、剪纸、郧西糖画等多项非遗文化课程,通过“游玩+体验”的方式,让更多游客了解、欣赏,并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郧西手织布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邱敬晓正在引导外国游客学习手织布技艺。郧轩文摄
非遗传承“花式多”,红色文化兴文旅。5月2日,在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小新川村6组何家大院,湖北口回族乡红色宣讲员张衍梅正为游客介绍这里的红色故事。“这里是中共鄂豫陕省委旧址,1935年1月,中共鄂豫陕省委、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曾在此驻扎办公……”张衍梅一边给游客讲解《什么是红军》传单的故事,一边引领游客重温历史的遗迹。
“节假日大量外地游客前来参观,他们携家人一起来学习这里的红色文化,预计接待人数将突破万人。”张衍梅说,游客们对《什么是红军》传单的故事十分感兴趣,在游览了中共鄂豫陕省委“郧西会议”旧址、红二十五军小阳坡干训点旧址等地后,还会前往虎头岩村探寻“红色传单”背后的故事。
郧西县是湖北解放第一县,全县共有红色遗址42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8处。2021年7月,郧西县被列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主体建设范围、全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一轴四线”整体空间框架,支持郧西建设鄂豫陕革命根据地重点展示园、湖北口回族乡至土门镇集中展示带、文旅融合示范区。目前长征历史步道示范段、红军小学、红军巷等项目已完工,8余处红色旧址展陈布展完工并对外开放,融交通、文化、体验、游憩于一体的“红色记忆体验带”发挥“红线穿绿珠”效应,擦亮郧西红色文化名片。

郧西县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园游客正在参观红二十五军转战郧西时的历史故事。郧轩文摄
今年以来,郧西县坚持“湖北旅游、武当突破、郧西建功”,打造古都西安——仙山武当黄金驿站,创新实施“西引力”工程,建设鄂西北旅游集散中心,在西安、武当山等地设立旅游联络处,搭建集交通换乘、票务服务、特色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持续打响“天上七夕·人间郧西”“天子渡口·古塞上津”两大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晚留郧西”。(邹景根、陈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