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卓玛:我在世界屋脊种有机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15:48:00    

36岁的卓玛在家门口的有机蔬果生产基地工作,负责种植管理。

走进大棚,细沙地上,辣椒已满枝,芦笋正冒头。“这些蔬菜以前见都没见过,更别说吃过了。”卓玛笑着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没有蔬菜大棚,家里的地就种土豆和粮食,从来没种过别的菜。”

卓玛的家乡在山南市扎囊县阿扎乡,地处雅鲁藏布江最宽处的北岸,放眼望去,沙荒地绵延百里。

2019年起,湖南援藏工作队引进绿之源公司,在阿扎乡改良沙化地1200余亩,建起38座现代化的蔬果大棚和一座冷链物流分拣中心。

“这里光热资源丰富,没有工业污染,沙土搅拌牛羊粪,种出的有机蔬果的味道非常好。”绿之源负责人喻莹介绍说。目前,基地已取得有机认证,成为西藏第一家有机蔬果企业。这里盛产的辣椒、芦笋、番茄等,已销往深圳、长沙等地,不久将进入香港市场。

最初,卓玛通过招工来到绿之源,经过3个月的技术培训,从浇水、施肥、打草、采收学起,跟着技术指导学种有机菜。2021年,卓玛从种植工人快速成为基地种植管理人员,负责38座大棚的种植和运营。她开心地说:“每天上班都很开心,从没想过能在家门口工作,更没想过能在高原沙地上种出菜。”现在,她家不仅吃上了品种多样的蔬菜,而且收入提高了,仅工资一项,家庭年收入增加了近15万元。

记者在西藏日喀则、山南看到,一座座现代化的果蔬大棚拔地而起,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餐桌,更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增收。

位于珠峰脚下的日喀则市白朗县,素有“西藏粮仓”的美誉。1998年在山东济南援藏干部的帮助下,白朗县开始建大棚,种蔬菜,近年来更是大力推动果蔬产业提质升级,果蔬种植面积已达1.74万亩,成为雪域高原的“果蔬之乡”。国有蔬菜企业珠峰博览园是白朗县最大的蔬菜基地,共有温室大棚133座,玻璃温室2座,科创中心、冷库、分拣车间等一应俱全。

蔬菜公司负责人巴桑次仁告诉记者,园区运用无土栽培、滴灌、智能水肥一体、智能化控制运用等科技手段,在海拔3800米以上,不仅种有黄瓜、西蓝花、西葫芦,甚至种出了草莓、车厘子、西瓜等,其中无公害蔬菜产品已认证有32个。同时,园区还带动了周边四五个乡的群众就业创业,每天向种植户收购蔬菜3000斤。今年以来,园区通过组建蔬菜配送队等,累计销售蔬果458.15吨。1至6月,园区累计接待采摘游客8100余人次,实现农旅综合收入90余万元。

小蔬果,情牵大民生。

卓玛所在的企业,2019年以来,带动本地长期就业人员186人,累计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万余人次。通过发放工资、购买牛羊粪等原材料、土地租赁、机械租赁、物流运输等多种方式,带动当地群众增收6300余万元。

离开前,卓玛端出一盘果蔬,请记者尝尝高原的味道。记者尝了几口,番茄、草莓又香又甜,高原的味道真的很特别!(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成露 张千 曹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