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大连出现多例!小心“果冻刺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3 11:03:00    


立秋后,海蜇进入活跃期。近期,大连市皮肤病医院已接诊十余名海蜇皮炎患者,有的患者被蜇伤后当时没事,直到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后才出现迟发性的皮肤过敏症状。


被海蜇一下

不能掉以轻心

严重者可出现水疱

甚至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

需要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主任医师李兆研

总结对付“果冻刺客”三妙招

爱洗海澡的大连人快收藏


一冲!

被海蜇蜇伤后,别慌!先用海水冲掉毒丝,24小时内不要洗热水澡。


二刮!

用银行卡斜刮掉皮肤上的海蜇触手。


三敷!

用白醋或苏打水冷敷,千万别用淡水冲,密切观察伤口变化及全身症状,如红肿加剧、疼痛难忍或出现恶心、头晕等不适,速去医院就诊。


这些时段海蜇格外活跃

在我国大部分海域,7-9月是海蜇蜇伤的高发期,尤其是立秋之后,海蜇进入活跃期。


天气因素也会影响海蜇出没。刮西南风时,海蜇会被吹向海边,增加与游泳者接触的机会。


下雨后,海蜇喜欢靠近海边活动,此时下海游泳风险倍增。夜晚和阴天因视线不佳,难以及时发现水中海蜇,也应避免下海。


严重者可休克甚至死亡

李兆研介绍,不管海蜇是死的还是活的,就算支离破碎了,在接触到人体后,它的蜇须可以迅速刺入皮肤,释放出囊内的毒素。


被蜇伤后,一般出现触电般的刺痛感,数小时后局部逐渐出现线状排列的红斑血疹,痒而灼痛,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或出血性皮损。对毒素敏感或蜇伤面积较大者,可在数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血压下降、休克的情况,甚至死亡。


过敏反应的轻重程度与海蜇的种类、蜇伤的方式、面积、时间、现场处理情况、就诊早晚及个人自身体质的敏感程度均有密切关系,过敏性体质者、儿童、年龄大于65岁者、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容易发生病情进展,应格外注意。


应急处理有讲究

很多大连人都知道,立秋后到海边要带点肥皂、小苏打等碱性东西,就是以防万一被海蜇伤到。


被蜇伤后用海水冲洗,千万不能使用淡水。因为渗透压骤降,反而会促使毒液释放进入人体。局部可以用碱性溶液湿敷,像1%氨水、10%碳酸氢钠溶液、明矾水等,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救助者须戴手套,避免也被蜇伤。做好紧急处理后,要迅速到医院就诊,进行及时专业的诊治,以免延误治疗。


记 住

即使是已经死亡的海蜇

也有可能刺伤人

漂上海滩的海蜇碎片

也不能用手触摸



新闻大连编辑制作

资料:市皮肤病医院 市公安医院

文字: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巴颖

编辑:婧琦

美编:海健

校对:吴毅

主编:吕彬

监制:穆军 侯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