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呼伦贝尔市:守护绿水青山 向毁林毁草毁湿行为“亮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09:24:00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呼伦贝尔,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拥有着丰富的森林、草原和湿地资源,它们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石。今年以来,呼伦贝尔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零容忍”的态度,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严厉打击毁林毁草毁湿行为,扎实推进林草湿资源保护管理工作。



内蒙古大杨树林业公司的“林长+警长”武装“三清”保卫战,正是这场生态保护行动中的一个生动缩影。近日,内蒙古大杨树林业公司乌鲁布铁林场联合公司综合督导组、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大杨树分局乌鲁布铁派出所,深入辖区开展武装 “三清”工作,全力推进毁林毁草毁湿违规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联合巡查小组深入辖区腹地,采用定点检查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自此项工作开展以来,该公司多次组织联合巡查,出动人员300余人次,拆除电子围栏21处、渔网12张,清退违规进入林区人员14名,有效遏制了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为全面压实生态保护政治责任,呼伦贝尔市委常委会会议、呼伦贝尔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呼伦贝尔市毁林毁草毁湿违规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构建起“党政同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的攻坚格局。


在制度建设方面,呼伦贝尔市深化林长制考核应用,将整改销号纳入林长制考核体系,建立“林长+公安局长”“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对整改进展缓慢的旗县进行约谈通报,倒逼责任落实。同时,明确考核指标和奖惩机制,充分激发各旗县的工作积极性。呼伦贝尔市还坚持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林地管理边界,严格执行相关管控政策规定,建立“分区管控、精准施策”管理体系,守牢生态保护红线。



科技赋能也是呼伦贝尔市严厉打击毁林毁草毁湿行为的重要手段。依托遥感监测技术,呼伦贝尔市构建“天空看、地面查”立体化巡查体系,常态化开展森林督查“全覆盖、无死角”专项行动。在源头管控上,严格执行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严控林木采伐限额,建立生态修复地块“一地一档”管理制度。


此外,呼伦贝尔市还印发相关方案,加强和完善生态执法体系,健全生态协同机制。目前,8个旗县对照设置了组织机构,13个旗市区、6 个林业六局公安食药环侦大队长挂职任当地林草局或农牧局党组(党委)成员,执法难点堵点问题化解明显,执法体系整体运行顺畅。市林草局、市公安局联合下发通告,明确法律规定和处罚措施,并开展“入户式”精准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森林草原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各旗市区配强草原网格员,构建起三级草原管护网络体系,对草原资源开展常态化巡护,严厉查处各类破坏草原的违规违法行为。

5月5日至15日,呼伦贝尔市林草局组织开展毁林毁草毁湿违规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十日攻坚”行动,重点部署加快问题图斑销号、开展无问题图斑复核、严控草原超载过牧等任务。5月14日,海拉尔铁路运输法院深入扎兰屯市开展巡回审判,对三起非法占用农用地罪、一起盗伐林木罪案件进行集中开庭、当庭宣判,以“快立快审快结”的雷霆手段彰显从严打击毁林毁草的坚定决心。


严厉打击毁林毁草毁湿行为,是呼伦贝尔市对生态环境的深情守护,亦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庄重承诺。如今,各项举措正稳步推进,成效初显。我们有理由坚信,只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呼伦贝尔必将以其葱郁的森林、广袤的草原和湿润的湿地,成为祖国北疆生态屏障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光辉。




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丹丹

美编:崔雪莹

主编:何凯

监审:刁岩 郭悦

监制:康健 陈静文

总监制:张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