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深2025本科招生五大升级:新增AI学院+大数据专业
4月13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国内本科招生开放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与家长齐聚神仙湖畔,通过学术探秘、文化体验、生活互动、招生答疑四大维度活动,全方位感受学校国际化办学特色与创新育人理念。深晚记者梳理了今年港中大(深圳)招生的五大亮点,一起来看看吧。
亮点一 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
为应对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培养符合未来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于2025年新增本科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国内本科招生开放日。 受访单位供图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数据科学基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跨学科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数据驱动决策的需求日益增长。该专业结合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应用及管理方面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在商业、金融、医疗、政府等领域中运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亮点二
人工智能学院成立
港中大(深圳)的第八所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成立,由国际人工智能专家范剑青教授担任创院院长。
人工智能学院计划从三个方面展开建设:一是构建学科前沿体系,深化人工智能核心能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科生态;二是推动人工智能跨界融合,赋能多元学科创新,围绕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需求,布局国际化学科,引进优质人才;三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顶尖人才,通过多元化教学与实践,培养学生用科技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
亮点三
共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港中大(深圳)注重国际交流和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与150余所境外名校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不断推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2025年,该校与香港中文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将继续拓展深化。港中大(深圳)与港中大将继续深化合作,着眼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持续推出不同专业方向的“双主修”本科课程,为大湾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2025年起,选择就读哥大3+2直硕项目的学生在港中大(深圳)可选的专业范围将扩大至数据科学学院、经管学院、理工学院、医学院4所学院内共15个本科专业,为更多具有不同学科学习意向的学生提供机会。
亮点四
实施真正的大类招生模式
港中大(深圳)一直采取更大类的招生模式,仅设置3个招生试验班——理科试验班、经济管理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这样的大类招生模式,提供给考生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学院和专业的机会,而不再受具体专业招生名额限制。
与此同时,综合评价招生将继续在广东、浙江、上海、山东、福建及江苏等6个省(直辖市)展开。学校将采用“高考成绩(60%)+入学测试成绩(30%)+学业水平成绩(10%)”的综合考察方式,不仅重视考生的高考分数,还会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入学测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等多个环节,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等重要素质。
2025年,港中大(深圳)在以上六省市的综合评价报名通道已开启,即将于5月8日17:00截止报名。
亮点五
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港中大(深圳)自2024-25学年起实施本硕贯通式培养。对于计划在学院内继续升学的学生,各学院学生大三结束时排名在本专业前50%者,均有资格获得本学院内直硕录取;各学院细则略有不同,符合各学院要求的学生只需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申请,材料审核通过后,无需考试,直接录取。对于计划在学院之间继续升学的学生,港中大(深圳)各学院每年有20%的应届毕业生可获得推荐免试攻读本校研究生的资格;所有获得推免资格的同学可同时申请三个研究生项目,并将免去所申请研究生项目的初试环节(如有),直接进入复试。
此外,为培养具有技术基础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创新型人才,以及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热忱的专才,进一步推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实施本硕博贯通式培养,开设直博班。进入博士阶段的学生均享有丰厚的奖学金,可完全覆盖学费及生活费。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唐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