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事关中央重大部署!这项“攻坚行动”再有新进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6:02:00    

图片图片撰文丨高语阳

4月22日,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国家民委主任潘岳出席会议并讲话。“试点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是一项政治任务、系统工程、攻坚行动。”潘岳指出,国家民委将会同教育部加大对试点高校的支持力度。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

2024年5月,中央民族大学获批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建设试点。近日,国务院学位办复函国家民委,支持新增中国人民大学等15所高校自主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建设。至此,学科建设初步形成“1+15”格局,实现了该学科在区域、类型和研究方向上的整体布局。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建设,有两个突出特点。

第一,自主。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要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是突破西方民族理论局限,用自主性、原创性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历史、中国道路、中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大原创性论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实践的有机统一。

此前,我国民族学研究中存在被西方民族理论思想和话语体系所左右的问题。然而,中国在历史实践中,走出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照搬西方民族学在中国走不通。

因此,建构起中国自主的民族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理论基础,也有现实需求。

潘岳在22日的研讨会上指出,试点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意义重大,是构建自主知识体系、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基础工程,是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人才、凝聚各族学子人心的铸魂工程。

中央民族大学是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建设试点。中央民族大学校长强世功在22日的研讨会上介绍,目前已经建设了民族学“1+3”原创性教材体系,并与已经出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构成中国特色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五朵金花”。教育部已将民族学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12本教材纳入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性教材。

随着新增15所高校自主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建设,自主性原创性中国民族理论将加速形成。

第二,交叉。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要打破原有学科区隔。潘岳表示,要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交叉属性,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涉及的历史和现实、文化和理念、精神和物质等诸多领域。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和整合哲学、民族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经济学、考古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力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展开深入系统研究。

22日的研讨会上,第二批试点高校代表负责人作交流发言,强调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建设,要以交叉学科理念,加强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青格勒图表示,将把学科发展置于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大格局中,整合学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力量,多角度深入探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

新疆大学党委书记代斌则表示,要突出学科交叉,打造融合型课程群;云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阮朝奇说,学校将进一步整合内部力量,以获批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博士点为契机,促进民族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语言学等学科深度协同。

下一步,国家民委将会同教育部指导试点高校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潘岳指出,将加强统筹协调,打造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教育教学、咨政建言的高地,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图片